po文 - 玄幻小说 - 五代群英在线阅读 - 171真宗的真爱

171真宗的真爱

    宋真宗赵恒是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第三子,初名赵德昌,后改名赵元休、赵元侃,997年继位,1022年驾崩,享年五十五,在位二十五年。其父宋太宗最初立长子赵元左为太子,但赵元左后来因叔叔赵廷美被害而诱发精神病,太宗再立次子赵元僖为太子,赵元僖又早逝。

    至此才轮到老三赵德昌当太子。至道三年(997年),宋太宗因之前受到的剑伤复发而驾崩,赵德昌继位为帝,改名为赵恒,是为宋真宗。

    却说一日早朝,真宗欲立刘娥为后,有一大臣出班奏道:“刘妃出身微贱,不足母仪天下。”真宗视之,乃是翰林学士李迪,不觉变色道:“妃父刘通,曾任都指挥使,怎得说是微贱?”言甫毕,又有参知政事赵安仁出奏道:“陛下欲立继后,不如沉才人出自相门,足孚众望。”真宗道:“后不可以僭先。且刘妃才德兼全,不愧后仪,朕意已决,卿等母庸多渎!”李、赵两人碰得一鼻子灰,只好告退。真宗即命丁谓传谕杨亿,令他草诏册后。亿有难色,丁谓道:“勉为此文,不忧不富贵。”杨亿听了此语,竟摇首道:“如此富贵,却非所愿,请公改谕他人。”丁谓乃命其他学士草制,竟册刘娥为后,并晋授杨修仪为淑妃,沉才人为修仪,李才人为婉仪。

    刘娥既正位中宫,更留心时事,旁览经史,每当真宗退朝,阅天下章奏,辄至夜半,后侍坐右侧,得以预览,所见皆记忆不忘。真宗有所疑问,她即援古证今,滔滔不绝,因此愈得帝欢,渐渐的干预外政了。

    刘娥是四川人,出生不久便父母双亡,襁褓中的刘娥成了孤女,寄养在母亲庞氏的娘家。

    寄人篱下的刘娥,稍稍长大就成了歌女,不但歌声婉转动听,还善于播鼗(一种类似拨浪鼓的乐器)。刘娥很小就嫁给了一个叫龚美的银匠。龚美生意不好,就想把刘氏卖掉。这年他带着刘姑娘从四川来汴梁。船过真州长芦时,有个和尚法灯在岸边看到刘娥,不觉神魂荡漾遍体酥麻,心内想道:“这妇人不知是甚样人家?却生得如此美貌!若能与她同睡一夜 ;死也甘心!”

    又想道:“我和尚也是父母长生,怎地剃掉了这几茎头发,便不许亲近妇人了?我想当初佛爷也是扯澹,你要成佛作祖,止戒自己罢了,却又立下这个规矩,连后世的人都戒起来。我们是个凡夫,哪里打熬得住,难道和尚不是人吗?”又归怨父母道:“当时既是难养,索性死了,倒也干净!”越想越气,后来还写了一首诗:

    少年不肯戴儒冠,

    强把身心赴戒坛。

    雪夜孤眠双足冷,

    霜天剃发髑髅寒。

    朱楼美女应无分,

    红粉佳人不许看。

    死后定为惆怅鬼,

    西天依旧黑漫漫。

    法灯于是变卖了所有资产,追随刘娥一行入京,幻想有机会把她骗到手。

    到了开封,刘娥依然活跃在戏曲舞台上。开封非常繁华,有钱人很多,戏迷也很多。刘娥一出场,就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一炮走红,不久,她的名气越来越大。此时赵恒才14岁,被封为襄王,还没有被立为太子。

    赵恒也是一个戏迷,他听说了刘娥的名字后,就带了几个保镖,穿了便装去看刘娥的演唱。一见到刘娥的花容月貌,赵恒这个早熟的皇家少年就被迷住了,他呆呆地看着刘娥那暗中传情的大眼睛,不禁心猿意马,立即就把刘娥带回他的别墅里。赵恒的奶娘对来历不明且出身卑贱的刘娥十分不满,就到赵恒的老爸宋太宗的面前告状,说少爷小小年纪便沉溺于女色,不是好事。

    宋太宗听了勃然大怒,勒令赵恒立即把刘娥送走。赵恒见父皇龙颜大怒,表面假装遵命,立即带着刘娥出了王府,转过了几条街巷,他又牵起了恋人的手,俩人悄悄地钻进了奴才张耆家。赵恒让刘娥先住在张耆家,叮嘱张耆谁都不许告诉,然后转身对刘娥说,我会定期来看你,你先安心住下,等时机成熟我再接你回去。张耆安排家人悉心照顾刘氏,自己为了避嫌,每天睡在襄王府,张耆的家成了赵恒的别院。此后,两个有情人隔三差五地在张耆家里相会。法灯见刘娥有了皇子做情人,自然也不敢想入非非了。

    宋太宗让儿子赶走了卖艺的姑娘,仍不放心,来年,他强令十七岁的儿子迎娶了忠武军节度潘美的女儿为妻,力图彻底打散儿子和刘娥这一对鸳鸯。他们自然不会想到,一场包办的皇子婚礼,根本无法斩断两个年轻恋人的情丝。

    这期间,赵恒由韩王晋封为襄王,994年进封为寿王,由于大哥疯了,二哥暴病而亡,排行老三的赵恒被立为太子。赵恒的原配潘氏命薄,王妃没做几年,二十出头即早逝。太宗皇帝接着又给赵恒续娶了宣徽南院使郭守义的女儿,扼杀了他与心上人结为夫妻的念头。一对深情相爱的人,近在迟尺却如同远在天涯,难得随心如愿。但不管父皇怎样地强迫挟持,赵恒的心永远属于刘娥,他虽已贵为太子,又有父母之命的王妃,但朝朝暮暮牵挂的,还是张耆家里那个静静守候的最初令他动心的寂寞红颜。

    公元997年,太宗去世,真宗继位,刘娥把当年压在箱底的拨浪鼓又拿出来,走进了巍峨富丽的大宋皇宫,真宗封她为修仪。

    真宗即位后,龚美改姓刘,与刘氏兄妹相称。由于刘氏的关系,刘美升得很快,逐渐掌握了京城军权,成为刘氏最为得力的助手之一。

    刘娥到了步步惊心的后宫,如芝麻开花节节攀升,法灯却依然晨钟暮鼓,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刘娥宠冠六宫,致力佛教事业的发展,把自己的脂粉钱捐出来,在淮南、两浙、江南等繁华富贵的风水宝地建造宝刹寺院,规格之高规模之大空前而不绝后,法人代表统统是法灯大师。除了香火,来自宫里的赏赐源源不绝。法灯在各大寺院给刘娥诵经,祈求佛祖保佑刘娥早日实现统领后宫的理想。

    世上到底有没有救世主?有,对于刘娥来说,宋真宗赵恒对她的爱是持之以恒的。

    尽管如此,刘娥封后之路也和情路一样艰辛。景德元年,赵恒封36岁的刘娥为四品美人,位置在20岁的杨氏前面。在真正的爱情面前, 年龄不是距离,出身不是问题。可是无论皇上和她怎样恩爱,两人都生不出孩子。宋真宗赵恒命里缺子,和郭皇后生的儿子赵佑九岁那年病死了,其他四个皇子也没能活过10岁。天子无后,势必会影响国计民生,40岁的真宗焦虑加抑郁。郭皇后在景德四年也病死了,真宗放出风想立刘娥为后,马上遭到大臣们反对,理由是刘娥出身微贱,最最重要的是她生不出儿子。大臣们请求立宰相沉伦14岁的女儿沉才人为皇后,真宗不答应,索性一等奖空缺。

    刘美人是个很聪明的女性,通读史书,真宗批阅奏章的时候一定要她陪着,而且总是听取她的意见。刘美人当然知道母凭子贵的道理,可是自己年龄比较大,可能不能生育了,于是刘美人有意让自己的一名贴心宫女去伺候真宗。

    这天赵恒回到后宫想洗手,刘美人不在。李氏神采飞扬地捧着金光闪闪的小盆子来了,赵恒的心情像窗外的阳光一样明媚。近在眼前的李氏温柔似水,肤白貌美大长腿,赵恒心中喜欢。洗完手也就不走了。夜幕降临,赵恒和李氏鸳鸯双栖蝶双飞,度过了一个美好并且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夜晚,李氏怀孕而且生产了。

    这时刘娥来了,他看见赵受益就说:跟我走吧,现在就出发。赵祯漆黑的眸子认定刘娥是他的亲妈。淑妃杨氏也来到刘娥宫里,她拿着一块糖笑容和煦地对赵受益说:我以后天天给糖你吃。赵受益也觉得她是妈妈。李氏因为工作需要,刘娥把她安排到别的工作岗位,上岗前刘美人告诉李氏:这个孩子是我的。李氏当然不能跟刘美人对着干,就说:对,这个孩子是您的。赵恒也说:这个孩子是我和刘美人生的!

    至此,刘娥扫清了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皇后的桂冠触手可及。真宗吸取上一次封刘娥为后没有成功的教训,把保密工作做到滴水不漏。大中祥符五年,真宗推恩,给百官加官进爵,大臣们忙着迎来送往你吃我请,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真宗晋封刘娥为德妃,一个月后,一纸诏书封刘娥为后。本着厉行节约开源节流的方针,不搞册封仪式,不接受贺礼花篮。44岁的刘娥终于成为大宋王朝的皇后。

    关于赵祯的身世,有一种至今流传的说法,这就是“狸猫换太子”的故事。主人公的传奇经历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清末成书的小说《三侠五义》称刘氏、李氏在真宗晚年同时怀孕,为了争当正宫娘娘,刘妃工于心计,将李氏所生之子换成了一只剥了皮的狸猫,污蔑李妃生下了妖孽。真宗大怒,将李妃打入冷宫,而将刘妃立为皇后。后来,天怒人怨,刘妃所生之子夭折,而李妃所生男婴在经过波折后被立为太子,并登上皇位,这就是仁宗。在包拯的帮助下,仁宗得知真相,并与已双目失明的李妃相认,而已升为皇太后的刘氏则畏罪自缢而死。

    当然刘太后没有演义里面那么坏,除了不让李氏认自己的儿子外,还给她上了辰妃名号。辰妃与宫女可是天大的差别。

    真宗先后有5个儿子,但都陆续夭折了。赵受益的降生,真宗自然喜出望外,从小就十分疼爱他。等到受益年纪稍大一点,真宗就细心为他挑选老师,关注他的学业,培养他成为自己的接班人。天禧二年(1018)中秋节,真宗正式下诏册立8岁的赵受益为皇太子,改名为赵祯。

    赵祯这个熊孩子也是奇葩,从会走路就不穿鞋袜,如果非要给他穿上,他马上哭着闹着生拉硬拽把鞋袜扔得远远的,宫人给他个赤脚大仙的绰号,说他是八仙之一蓝采和转世。

    赵祯小时候很顽皮,刘后按照大宋接班人的标准严加管教,虎着脸称为虎妈。杨氏则慈爱有加,百依百顺。赵祯爱上火多痰,刘后严禁他吃生勐海鲜,赵祯偏偏好这口,每次看到刘后把油焖大虾端走便又哭又闹。杨氏心疼赵祯,她偷偷藏了虾蟹让赵祯吃,因此赵祯很害怕刘娥,很喜欢杨氏。刘娥死后,赵祯封杨氏为太后,嘘寒问暖十分孝顺。杨氏的弟弟杨景宗犯了法被刺字,说出杨氏是他的亲姐姐后,赵祯也下令赦免,为他洗去脸上的刺痕,让他跟着自己当保镖。这个杨景宗素质实在一般般,仗着姐姐的势力为非作歹,经常用一把木槌伤人,人称杨骨槌。后来杨景宗和丁谓较劲,丁谓是宰相,杨景宗是国舅,丁谓的家变成了杨府。

    李氏十几岁入宫,与七岁的弟弟胞弟告别时,将自己编织的香囊挂着弟弟的脖子上,流着泪说:千万放好这个香囊,有朝一日凭这个信物咱骨肉相见。弟弟稍长,到一家纸店打工,那个香囊就挂在脖子上,从不离身。弟弟病了,拉肚子拉到虚脱,东家眼看没有任何使用价值,把他扔到路上,被一个老兵士救回家。老兵士给他脱掉身上又脏又烂的衣服时,看到弟弟脖子上的香囊,问这只香囊的出处,弟弟如实相告。老兵士吓了一跳,他在宫里当值,知道李氏一直在找失散多年的弟弟。老兵士问清楚弟弟的详细情况,拿着香囊一路小跑入宫呈给李氏,李氏悲喜交集,将这件事告诉赵恒,赵恒一个字:赏!弟弟跟着皇帝姐夫当保镖,名字叫李用和。外甥赵祯当皇帝后,加封名誉大元帅,时称李国舅。

    真宗当朝时,有一个士兵犯了罪过,按法律应当处死。真宗饶他一命,判决打二十嵴杖发配远方。这个士兵高声叫唤愿受剑处死,而不愿服处杖刑,执刑的人把握不住如何是好,于是向真宗奏请处理意见。殿上传宣圣旨道:“必须先服杖刑后,再来听旨是否处斩。”不一会施过杖刑后,执刑者来取圣旨,真宗说:“他只是害怕挨杖刑;既然已经打过了,就送去发配之地,别的不再问了。”

    赵恒老了,头白了,有一天上朝忽然发起了脾气:昨天晚上刘娥把我强留在身边,让我失去行动自由。大臣们都不接话茬,可是宰相李迪却回道:如果是这样,你不要悲哀,可以用后宫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治她。这时刘娥站在帷幕一侧,用眼睛瞪着不会聊天的李迪。一会儿赵恒好象从梦中醒来似的说:昨天睡迷湖了,好像没有这回事。

    宋真宗病重,李迪与宰相为祈神消灾而在宫中留宿。八大王赵元俨平素就有野心,这次以探望真宗的病情为由进驻宫中,虽然过了一段时日,可是仍然没有离开的念头。而仁宗年纪尚小,辅政大臣心中非常忧急,却也无计可施。正好有一天赵元俨需要开水,翰林司用金盆盛了开水,说是八大王要的开水。李迪拿起桉桌上的毛笔在盆中搅了一下,盆中的水都黑了,然后命翰林司端进去,赵元俨一看大为惊讶,以为有人暗中下毒想要谋害他,立即骑马离开了。

    真宗病危时,唯一不放心的就是自己年幼的儿子,生怕皇位落入他人之手。他最后一次在寝殿召见大臣们时,宰相丁谓代表文武百官在真宗面前信誓旦旦地作出承诺,皇太子聪明睿智,已经作好了继承大统的准备,臣等定会尽力辅左。更何况有皇后居中裁决军国大事,天下太平,四方归服。臣等若敢有异议,便是危害江山社稷,罪当万死。这实际上是向真宗保证将全力辅左新皇帝,决不容许有废立之心。真宗当时已经不能说话,他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胸,又伸出五指,再展三指,有人臆测真宗想让自己的弟弟,即小说戏文中知名度极高的“八千岁”赵元俨摄政并辅左赵祯。但刘后事后对大臣解释说,官家所示,仅指三、五日病可稍退,别无他意。赵元俨闻听此事后,发现自己已经成为刘后当权的障碍。为了避免遭到刘后的残酷打击,他立即闭门谢客,不再参与朝中之事,直至刘后去世。

    事实上真宗晚年,刘皇后的权势越来越大,基本上控制了朝政,再加上宰相丁谓等人的附和,说真宗留下遗诏,要“皇太后权同处分军国事”,相当于让刘后掌握了最高权力。

    宋真宗赵恒,可谓是情深义重的帝王,对他的初恋情人称得上是忠贞不渝、仁至义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