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 - 历史小说 - 随身博物馆在线阅读 - 第435章

第435章

    小本子就是这么阴损狡诈。

    但是有一点很让人佩服,小本子很能隐忍,干一件事情很有耐心。

    他们能够通过几十年的布局,去谋划一件事情。

    比如当年入侵中国,比如占领东北。

    就是用了几十年的潜移默化的移民,培植本土势力,最终一口吞下。

    比起小本子的阴损狡诈隐忍,棒子那就是单纯的坏和不要脸。

    棒子也是学你的技术,学会之后,直接公开宣称,丝绸是棒子的,中药也是棒子的。

    孔子很牛逼?

    没关系,他是棒子国的老祖宗。

    屈原很有名?

    不怕,那是我们棒子的老祖宗。

    所以,棒子就占了一个坏和不要脸。

    相比起来,还是小本子更加可怕。

    “我已经和苏州政府那边初步达成了协议。

    就按照您说的那个对赌协议,达不成目标,我的投资全部算作无偿捐献。

    多亏您给了这么一个办法,不然还真没办法和小本子竞争。”刀疤脸笑着说道。

    “初步达成协议可不算数,小本子最擅长的就是阴谋诡计。

    这一次你只是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人家不会就这么善罢甘休的。

    关于蚕业养殖基地的事,你和苏州那边谈了吗?”张俊平笑着说道。

    “谈了!苏州那边的领导很感兴趣,对此表示欢迎。”刀疤脸笑道。

    “这样,你一会去找市府招商引资办公室的许主任。

    就是你之前见过的许局长。

    他现在是招商引资办公室的主任。

    你通过他联系一下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向他们捐款一百万美元,然后邀请他们对苏州蚕业养殖基地进行技术指导。

    等和苏州前往正式合同之后,沿着长江以南,杭州,扬州,南京等所有自古以来有养蚕传统的地区,都搞这么一个蚕业养殖基地。”张俊平一只手轻轻敲打着桌子,对刀疤脸交代道。

    “捐这么多?”刀疤脸惊叫道。

    同时很不理解的看着张俊平。

    捐款一百万美元,只为了投资兴建蚕业养殖基地。

    值得吗?

    有这一百万美元,做什么生意不比养蚕赚得多?

    “大山,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不能只看钱多少。

    如果单论钱的话,我现在就退休,每天喝喝茶,钓钓鱼,因为我的钱,已经几辈子都花不了了。

    可是,人这一生,总要干出一番事业来,才能对得起自己这一生!

    老了才能坦然的对子女说一句,你们老子这辈子没白活。

    我现在让你干的就是一份事业,而不单纯是为了赚多少钱。

    投资蚕业养殖基地,扶持蚕农。

    通过发展缂丝、云锦等丝绸工艺进而带动蚕业养殖的发展,最终达到双向发展,共同富裕的目标。

    这个目标达成了,就会发现,赚钱原来是这么简单。

    丝绸市场是一个万亿级的庞大市场,我们只要在其中分一杯羹,哪怕只占到百分之一,那是多少钱?”张俊平很耐心的向刀疤脸讲述着其中的利害关系,剖析发展蚕业养殖的重要性。

    “张爷,我明白了,您放心,我回头就去找许主任。

    只是……”刀疤脸不好意思的挠挠头。

    “呵呵!”张俊平笑了起来。

    他自然知道,刀疤脸纠结什么,他这个香江老板看似风光无限,让他拿一百万rmb,他想想办法还能凑出来。

    可是一百万美元,把他卖了也不值这些钱。

    张俊平笑罢,从公文包里掏出支票簿,写了两张支票交给刀疤脸。

    “这张一百万的支票你拿去给农科院的蚕业研究所捐款。

    这张一千万的支票,是你去苏州投资的钱。

    到了苏州,直接把钱存进中国银行,这样他们才能放心的和你签合同。”张俊平笑着交代道。

    “知道了张爷!”刀疤脸使劲点点头。

    他感受到了浓浓的信任。

    一千一百万美元,这么一大笔钱就这么交给自己。

    这是多么大的信任?

    这一刻,刀疤脸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士为知己者死!

    张俊平又起身走到另外一边的工作间,拿起自己这段时间创作的字画。

    “这些字画你拿到苏州去,让缂丝制品厂选择手艺最精湛的工人,以这些字画为模板,一比一织造出来。”张俊平把字画交给刀疤脸,交代道。

    缂丝画,缂丝书法制品,这个不是张俊平的独创,早在宋代就有了缂丝画。

    苏州缂丝画与杭州丝织画、永春纸织画、四川竹帘画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家织“。

    都是中国古老的工艺传承,是老祖宗留给后人的瑰宝。

    任何一样,只要发展起来,养活一地之人不是问题,甚至更进一步的带动一地的经济发展也不是难事。

    缂丝画,比纸质字画颜色更加艳丽,更富有立体感,也更加便于保存。

    缂丝能自由变换色彩,因而特别适宜制作书画作品。早在宋代,皇室就曾经用缂丝工艺来织造名人字画,以达到永久保存的目的。

    只是用缂丝工艺织造字画,要求很高,织工必须要有很深的艺术造诣,不知道苏州、南京能够做到的还有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