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 - 言情小说 - 知我者谓我心忧在线阅读 - 第84章

第84章

    他经常看见他们在朋友圈和群里发,虽然也是很多年没吃过了,但其实也是惦记着的。

    “现在应有尽有的,反而不适合的变成了我们。”何忍冬也能看得出蛋城的变化,一时之间也觉得感慨发展太快。

    二楼能看见十字路口,这边是超市、购物中心和新潮时尚的门店开了大半条大道,但对于蛋城人来说真正热闹红火的其实是过了中心十字路口马路对面的沿江大道和城西街道的大排档和宵夜铺,奇妙的结合下让人有种繁华气息很重的市井气。

    服务生收拾好他们坐下没多久就来了一家子,是父亲带着两个小孩来的,一个姐姐,一个弟弟,问他们能不能拼桌。

    他们当然是同意的,他们就两个人,而且旁边的长桌至少还能坐下四个,还没等靠里坐的辛秋站起来让对方过去,有一个小孩就很敏捷地从桌底钻了进来。

    “这孩子好玩,跟个窜天猴似的,年轻人你别见怪。”

    划着屏幕点着单的父亲跟他们解释完戳着自家儿子的脑袋压低声音故作严肃的跟小孩说:“虽然为了这顿咱们密谋了很久,但你别太放肆了哈,收敛点!”

    “那我要吃两个冰激凌!不然我偷偷告诉妈妈!”小男孩显然是鬼点子多的,扳直了腰后跟他爸大放厥词。

    他们就坐在一起,自然是听见了的,辛秋和何忍冬显然想到了一块,对视了一眼又装作正经的继续喝着饮料。

    何忍冬轻笑了一声,然后赶紧举着饮料抿了一口。

    “回去的时候给你爷爷打包点回去吧?”辛秋知道何爷爷不同于他的孙子何忍冬,在生冷煎炸上无一不欢,也没有大家对老中医养生的刻板印象,跟何忍冬嘴里的师父一样,是个同样很潮流的老头儿。

    “回去就太晚了,下次给他带。”毕竟是上了点年纪,晚上吃这么高热量的也不好,而且他爷爷虽然不忌嘴,但作息和生活方式还是很有讲究的。

    店内很热闹,一家子出游的、年轻的学生、聚会的朋友和下班聚在一起的同事……老少年纪的都有,堆在一起吃喝闲聊,暖黄的灯光映在墙壁桌椅间,温馨而热闹。

    他们吃完走打算离开的时候看见了店内有一桌比较特殊的食客,坐着三位老人,桌上点了炸鸡和可乐,他们动作熟练的拆骨撒粉,还一边聊着天。

    “蛋城偶尔会看见这样的场景,觉得很有趣,当时跟朋友说希望大家老了后也能一起背着家里的小辈偷偷跑出来吃汉堡炸鸡。”

    “会带上我吗?”

    “这说不定的,对吧。”两个聪明睿智的年轻人之间心照不宣,没再继续刨根问底下去。

    两人出了店,一起过了十字路口后漫无目的地闲走散步。

    “其实是吃过的,被我爸偷偷带出来,像刚才跟我们拼桌坐在我们旁边的小孩和年轻父亲一样,我爸没忍住回去的时候给我妈带了份红豆派和晚餐粥回去,那个派算是店里的特色,最终还是被她发现了,然后父子俩被她数落批评了好一顿,最后被灌了好几天凉茶才收场的。”

    有爱而有趣温暖的家庭氛围,让听着的人都觉得轻松自在,原来张弛有度的何忍冬是在那样的环境下长大的。

    “真看不出来你们家会是这样的、呃……”

    他停顿了一下,然后斟酌着选了一个词:“有趣。”

    “我以为你会不吃这些的,就像、喝的每口水都应该在保温杯里倒出来的。”

    “那你这可算是对我抱刻板印象了辛先生。”

    “那就是我的不对了。”青年抱拳对他揖了一下,不像抱歉,倒像是带着调侃的表面功夫。

    “之前在山门修行的时候师父和师兄们下山会带回来给我们的,但我不大喜欢,跟那个年纪的小孩比完全两个样,他们以为是把孩子的天性压抑狠了,给吓坏了。”

    何小道长小时候有些可爱,打小就是正经严肃的人,看来这性格气质是刻在骨子里的。

    “说起压抑,这里面可是有学问在的。”

    “什么?”何忍冬求解心强,等着他的接话。

    “小时候缺失、没有得到满足的会在长大后以很多方式补偿或替代补偿回来,心理学界还给它取了个名字,这叫替代性补偿。”

    “原来如此,看来还真是大有学问可学,果然是学无止境。”何忍冬赞叹得由衷又钦佩。

    凉风像是拨弄厚叶的风机,快速地扫走显而易见的情绪,伴随着夜晚的多情,何忍冬那些深层的思绪慢慢地显露了出来。

    你呢?小时候有什么是没有得到满足而使现在的你一直想着要补偿的吗?

    尽管这句话他在心底和嘴边来回翻滚了好几遍,但最后他还是选择了不询问。

    “下回不想做饭了,我再陪你去下馆子。”饭饱茶足后辛秋才想起两人出门前兴致勃勃地说要去下馆子的事。

    何忍冬看他笃定的样子,笑了一声,“那我可记上了。”

    辛秋拢了拢衣服,底气十足:“不怕你记。”

    两人在散步消食的时候经过了一家新华书店,在看见店面的时候双方意思都很一致,他们都决定进去逛一逛。

    辛秋在心底掐着时间线去算,这家书店还是在他高中的时候开的,但他来的次数却很少。

    他当时买辅导书和资料书去的是学校附近的老店铺,狭小的店内堆满了书,就连靠近门外的街道都会摆上木格箱,然后在里面堆上满满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