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 - 玄幻小说 - (历史同人)盘点千古风流人物在线阅读 - (历史同人)盘点千古风流人物 第123节

(历史同人)盘点千古风流人物 第123节

    什么?李白还有代表作?他一个人的代表作就超过了很多诗人的总和!

    他创作没有瓶颈吗?

    第71章 高适:我骂我自己!

    【这一首《蜀道难》是李白代表作中的代表作。据传贺知章看到这首诗之后,惊呼李白是谪仙人。】

    天幕还在聊这首诗的背景,还没有放出诗文。可光是这几句前情提要,就把所有人的好奇心都提了起来。

    好家伙,《蜀道难》还能不亚于《将进酒》和《梦游天姥吟留别》?

    蜀汉的刘阿斗吃瓜吃到自家,眼睛微微睁大:"朕见过蜀道啊,朕知道怎么写啊!蜀道确实难,上次走了一次,把脚都磨出血了,再也不想走了。"

    他疯狂地进行头脑风暴:“蜀道掉下去之后绝对没命,连尸骨都找不到,死无全尸。蜀道难啊,蜀道难……”

    诸葛亮:“……”

    刘阿斗越说越激动:“相父,朕说得怎么样?是不是改一改就能成为一首诗了?”

    诸葛亮羽扇遮面:"陛下说得很有真情实感,一看就是真的去过。多雕琢一下,定是可以的。"

    低情商:写得真烂。高情商:没有雕琢。

    刘阿斗心里喜滋滋,抬头望着天幕,想看看李白到底写了什么。

    天幕将全文一行一行地放了出来。

    刘阿斗刚看到第一句,就瞳孔地震。

    “噫嘘嘘,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这这……”

    他感觉自己好像又回到了看到"黄河之水天上来"的那一刻,震惊得说不出话。

    刘阿斗结结巴巴:“蜀道可过,上青天却是完全不行的,李白真是一如既往地爱夸张。他怎么想得出来将这两者放在一起?”

    诸葛亮眼中深处闪过惊艳之色:“毕竟是诗仙,就是想旁人所不敢想。”

    “一唱三叹,回环反复,真是让人心情激荡。”

    刘阿斗越看越尴尬。他们两个人都走过蜀道,怎么描写的地方天差地别?他都不好意思说自己走过蜀道了。

    他挠头,感觉头有点痒,好像要长脑子了。

    这首诗也没什么复杂的字词,很多文化水平较低的百姓连蒙再猜也能看得懂。

    一起笔就让人震惊不已,而后层层递进,高潮一个接着一个,没有给人喘息的空间。

    唐太宗李世民一口气读完之后,直觉酣畅淋漓,摸摸头,居然已经起了薄汗。

    “当真是诗仙!盛世大唐都在他的笔下!大唐有他,了不起。”

    在此之前,他没觉得诗文写得好能够惊天动地。

    杨广还喜欢写诗呢,写得还很好,结果亡国了。写诗写得好也不能阻碍隋朝亡国啊。

    在他眼里,写诗只是琴棋书画一样的艺术罢了,无聊的时候拿来消遣一下。

    可现在李白的出现,让他改变了想法。

    写诗写得好是真的能惊天动地,诗仙是大唐最为光彩的一张名片。

    这个榜单排了十个诗人,大多都是唐人,古青青也不止一次说起唐诗的辉煌。

    唐太宗李世民暗下决心,大力发展文化行业,让他们为大唐书写盛世华章。不求能再出一个李白,只求大唐文脉更加昌盛。

    苏轼是四川眉山人,他望见这首诗的时候,深深叹息。他第一次出川,是和父亲弟弟一起前往京城考试。第二次,是回家丁母忧,第三次是回家丁父忧。

    他走过水路,也走过陆路,爬过蜀道。

    没有比爬过蜀道的人更明白蜀道的艰难了。

    可这首诗说的又不只是蜀道难,说得也是政治形势的难。

    他望着天幕中逐渐显露的诗文,深深点头:"李白说得对。姜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到后来双艾奇行,才勉强破了这天险。这种险地,如果首领是豺狼虎豹,早晚会造反。”

    “他写这首诗的时候也没想到自己一语成邋,蜀地会成为各方势力角逐的地方吧?”

    苏轼收回思绪,含笑看着自己的弟弟苏辙:"子由觉得这篇怎么样?能被称为代表作中的代表作吗?”

    苏辙若有所思:“开篇意气风发,后来雄浑壮阔,最后侧身西望长咨嗟。犹如宝剑入鞘,却还杀气腾腾。”

    “李太白这首诗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论其豪迈之气,确实无出其右。辙觉得这首能算。”

    他说的是李白的诗。李白不是个谦虚的人,他知道自己文采好,也常常自夸。这就给后世很多评论家发挥的空间了,不需要自己绞尽脑汁寻找夸夸的词。

    用李白的诗形容李白就行了。

    苏轼望着远方,思绪飘远:“好久没

    回家了,什么时候我们回去一趟?”

    苏辙明白哥哥这是被勾起了思乡之情。李白出川之后再也没有回到老家,他们也差不多,丁父忧之后几乎没回去了。

    苏辙:"蜀道艰险,来回一趟要半年左右,真的要回去?李太白都说了,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旅游达人苏轼跃欲试:"可我看完之后,偏偏顾不得那些危险,就想去看看景色。你我年纪都大了,再不爬一次,就没机会了。你瞧这景色多美!"

    天幕还在放无人机航拍的蜀道,勾得人望而生畏,也勾得人心潮澎湃。

    苏辙也心生触动,答应下来。

    不仅是苏轼被勾起了去蜀道的欲望,其他人也是如此。

    蜀道真的有这么难吗?他们好想去看看。

    李白明明在劝退别人,结果越危险的东西越为迷人,反倒让更多人想去蜀道玩了。

    如果李白知道的话,不知道该怎么想。

    【既然蜀道难,那人们为什么要走蜀道?不能换条路走吗?

    答案是很难。

    四川是个盆地,周围都是山,所以出四川很不容易。除了陆路之外也有水路,比如过三峡,但是这条路是往东的,不是往北的。

    北边的关中地区古往今来都很繁华,皇城长安都坐落在这里。四川如果想跟关中贸易,就必须打通往北的道路。

    所以这条蜀道应运而生。

    这条路是华夏最有历史底蕴的道路之一。

    大家应该都听说过三星堆遗址。有人说那是古蜀国。这是考古界的重大发现。

    有网友说,四川这下挖掘了三星堆遗址,陕西这个古文化大省如果不开个始皇墓,可能就要落后了。

    古蜀国靠着蜀道跟外地通信。秦灭古蜀国之后,中间的历史就断层了,很难去追根溯源。

    可李白似乎是一个知情者,他听说过古蜀国的传说,并且把它写到了《蜀道难》里面。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蚕丛据说就是古蜀国的第一代国君。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说的就是五丁开山的传说。李白的才学真是深不可测。

    现代考古专家穿越回去问问李白,可能会知道更多关于古蜀国的事情。】

    李白写得天马行空,古青青也天马行空地说起了李白这首诗里面的文化底蕴,并且提到了神秘的古蜀国。

    现代观众看得乐呵呵,直呼李白牛逼。

    结果古代人就没那么高兴了。

    古代金石学类似于考古,可到底不算真的考古。

    未来的人为什么喜欢挖墓葬啊?俗话说事死如事生,人们非常尊重墓葬,挖坟可是要遭天谴的!

    很多帝王将相惴惴不安,担心未来自己的坟墓被挖,可天幕没有接着说墓葬的事情,他们也不知道自己的坟墓是否安好。

    他们羡慕起了秦始皇。到底是始皇啊!没人敢挖他的坟!

    秦始皇:“!!!”

    公子扶苏:“?!!”

    “陕西始皇墓,父皇这人说的是不是骊山皇陵?他们想挖您的坟?”公子扶苏说的是疑问句,但心里已经有了猜测。

    毕竟能被称为始皇帝的人,除了父皇之外,不做他想。

    秦始皇做了个深呼吸:“真是大胆。”

    虽然天幕说还没有被挖,但秦始皇

    并不高兴,不怕贼偷,就怕贼恼记。

    秦始皇暗暗下决心,到时候得多放点水银,多设点机关,多放点兵马俑。让兵马俑挡住那些外来的小贼。

    【旅游达人李白曾经跑到安禄山管辖的京津冀地区去玩。河北和关中矛盾巨大,很多人对皇上不忠心,反而对安禄山忠心。李白非常忧虑,担心安禄山有一天会造反。

    可他这时候已经五十多岁了,人到暮年,还是个白身,怎么阻止大唐这架狂飙的马车?

    他只能用酒麻痹自己。

    他写下了:“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他来到安徽的敬亭山,又写下了:"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他郁郁不得志,感觉只有敬亭山能够理解自己了。

    终于,大唐爆发了一场骇人听闻的大型叛乱,安禄山带着二十万人造反了。叛军势如破竹,攻破潼关,直逼长安。

    唐玄宗李隆基只晓得跑跑跑,一路跑

    到四川。

    叛乱爆发的时候,五十多岁的李白在安徽宣城,他的儿女却在山东,山东也遭到了战火。

    李白愁的不得了。好在唐朝游侠风气重,李白就是个游侠,武艺也不错。武谓听说李白剑术高超,所以特地赶来拜他为师。

    武聘听说李白儿女的事情之后,主动请缨要去救他的儿女。最后把他的儿女从山东救回来了。

    李白非常感谢,还特意写了一首诗《武十七谔》。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李白被赐金放还之后只能抠脚。因为他都被皇帝炒鱿鱼了,还有谁敢录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