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 - 历史小说 -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在线阅读 - 第456节

第456节

    司农寺官员在后面小心纠正:“回大司徒,辛相,这一株可不止二百贯——若是标明是宫里出去的,就更贵了。”

    辛相摇头道:“其实都是花,有什么分别?就像那城建署的玻璃碗,与瓷碗在我看来也没什么分别。只架不住有冤大头愿意花钱买。”

    姜握笑道:“这话,辛相别让王相听见。”

    辛茂将显然也想起极爱花草的王神玉,也摇头笑道:“王相,得亏出身太原王氏,往上数十代都不为钱财事发愁,否则就他那个花法……”

    **

    两人一并沿着树荫往上阳宫内走去。

    身后跟着的十数官员,则在一路打量并记录:按照辛相的吩咐,看看什么能搬走。

    他们选定的‘模板宫殿’为观风殿建筑群。

    上阳宫占地面积极大,大约可以分为八块建筑群——每一块都比故宫还要大。

    他们两人一日也逛不完一处建筑群,只好选了观风正殿,以及附带的院、殿、堂、亭、台、观作为代表。

    观风殿乃大殿,修的自是富丽堂皇。

    辛相看着‘琉璃瓦’‘红油漆殿柱’‘描金纹饰’‘镂饰各种花纹的门栏窗槅’,一边走一边摇头。

    真是可惜了的,也搬不走。

    看过正殿后,辛相出门来,是真的‘抚栏而叹’,然后低头一看这抚的栏杆,还是拆不走的白玉栏,就更心痛了。

    辛相转头就见大司徒亦抚栏杆而望远,神色间竟然有些与往日不同的感伤。他还以为大司徒跟他一样叹息此处之奢靡。

    自然,姜握也有此感,但更多的缘故,还是因为她远远望到了仙居殿。

    在系统里看到的史书,不期然浮现在眼前:“……是日,(武皇)崩于上阳宫之仙居殿,年八十三。”*

    于是辛茂将就听大司徒道:“辛相,仙居殿的正殿不要动了。之前陛下驾临行宫时曾住过这里。”

    辛相颔首表示赞同:他也是有底线的,总得留出几间宫室来保持原样,将来陛下驾临还得暂歇,不能都给搬空了。

    *

    户部的官员们在殿内继续记录,两人在外凭栏闲谈。

    说来姜握今日与辛茂将一起来,还有一事: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光搭起一个学校的架子没有用,还需要强大的师资——

    姜握早就熟谙不能只有自己卷的真理,她从身边抓起:“辛相,高等学校会设置许多学院,不知能否请辛相出任‘经济学院院长’?”

    辛茂将虽知道姜相奉命办学之事,但他关注的是上阳宫本身,对学堂本身之事了解不多,故而略有疑惑:“经济学院?”

    姜握笑道:“辛相不是常抱怨,户部真正能顶事的官员胥吏总是不够吗?之前虽有‘资考授官’制度,但也只能等擅长术算的人报名来考。”

    “可现在,辛相可以自己亲自教出更多擅于‘经费赒给、厘清户籍、藏货赢储、谋算度支’的人才来了。”

    辛茂将转头看了看跟在他后面的几位郎中、员外郎。

    从前户部许多官员都是他带出来的,比如现任户部侍郎岑长倩。

    但他现在到底是宰相,去亲自带人的时候少了——若他还在户部,也不会出现上阳宫都先超额建完了(有朝廷背书,韦少监还到处赊账来着),户部才后知后觉继而傻眼的情况。

    他再转头看了看大司徒,想起了那日她也曾神色肃然道:“辛相,你要信我。教育是百年大计,是最值得的‘度支’。”

    夏日的阳光,明亮亮照在观风殿前。

    辛相颔首:“好。大司徒若是信得过,便将‘经济学院’交给我吧。”

    他说起‘经济学院’四个字的时候,还略微有点陌生。

    随后又好奇问道:“大司徒,这学校里,除了经济学院,还有什么学院?”

    姜握笑道:“还有很多啊,诸如文学院、法学院、管理学院、农学院、医学院……”[1]

    她一时也说不完,且今日也没必要说完:“明日,端午休沐前的最后一日。咱们开一次三省六部九寺的大议事会。”

    “只论此事!”

    作者有话要说*根据《旧唐书·则天皇后武曌本纪》:冬十一月壬寅,则天将大渐,遗制祔庙、归陵,令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是日,崩于上阳宫之仙居殿,年八十三。

    [1]大专业名称见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专业目录共包含12个学科门类(不含军事学)。

    昭陵小剧场:

    听说上阳宫高等学校的学科设置,昭陵众人开始讨论,他们能做什么学院的院长——

    长孙无忌(拿出《贞观律》《永徽疏议》等法学著作):法学院院长,就都不要跟我抢了。

    房玄龄、杜如晦(谦虚):经济学、管理学院长,我们‘勉强’可以胜任吧。

    李靖李勣苏定方等(名将太多了列举不完):军事学校被我们承包了。

    ……

    二凤皇帝(六边形战士的苦恼):朕,好像都可以。

    众人(捧场)(挥舞手里的香火灯烛):陛下,陛下,陛下!(欢呼)

    *

    然而二凤皇帝一个没注意,儿子们又扯起了头花——

    李泰(大声):我可以去文学院,也可以去教地理。(《括地志》)。

    李承乾荔枝(视而不见):没人问你。

    李承乾(温声):雉奴如果做老师,想去什么学院教书呢?

    李泰(趁荔枝还没有来得及开口):表演学院!这么能装,不去表演学院可惜了!

    荔枝(登时眼泪汪汪)。

    李承乾(挽袖子):胖绿鸟真的好烦。

    (长孙皇后第一万次调解儿子们扯头花,但想起在昭陵看过了雉奴的一生:不得不说,青雀说的还是有那么几分道理的……)

    *

    二凤皇帝(心动)(并觉得心动不如行动):要不,咱们也在地府办起学校来吧,大家出去抓点魂回来如何?

    阎罗王:??!你们不要过来啊!

    第301章 第一次大议事

    天授元年,端午前一日。

    朝臣们陆续进入尚书省,只见都堂官阙峨然屹立。

    如果说皇城正殿是天子上朝,文武百官列朝奏事回禀之所。

    那么尚书省的都堂,便是宰相们带着朝堂官员议事之所。

    根据列会朝臣的部门数目,分为大议事(三省六部九寺等各署俱全)与小议事(宰相与涉事相应署衙)。

    今日,自然是大议事。

    为防人多口杂会议冗长,参加议事的官员,品级是定在五品以上,基本卡在各署衙各部门的负责人一级上。

    *

    裴行俭今日到的颇早。

    其余已经早到的朝臣皆起身见礼:“裴相。”

    裴行俭一一颔首还礼,走到属于自己的宰相位坐定。

    然而才坐下,就不由就想起了过去一次很惨痛的大议事——那还是先帝年间,姜相‘因病辞去’相位,离开京城去做巡按使。

    然后……刘仁轨调任尚书左仆射,第一场大朝会,就为备旱灾事与王神玉当场吵翻。

    裴行俭当时劝了这个劝那个,累个半死,也完全没有任何劝架成果。

    两位宰相直接一个拍桌子,一个拂袖而去,直闹到时为天后的圣神皇帝跟前去,才拆解了此事,各安其职。

    裴行俭当时的心态就是:我做了什么孽要做这两人的调解员!同时希望姜相赶紧回来,共建和谐朝堂。

    如今……裴行俭望着这洛阳宫的尚书省都堂,姜相不但归朝,今日还是她第一次作为尚书左仆射,主持大议事。

    因思及旧事,裴行俭略微有些走神,直到有声音把他唤回——

    “裴相。”是两道女声。

    裴行俭闻言回神起身,先与其中一人见礼:“镇国公主。”然后再与一人还礼:“库狄署令。”

    时日流去如江河,而朝堂之上,已多与旧年不同。

    从前出版署与城建署,初设的时候官位是颇低的。哪怕是其中最高的官职署令,也不过正六品(哪怕如此,当年在朝堂上也是颇费了一番力气才通过的,若再涉及五品以上的官位,必不能成)。

    不同品阶的官员,服制不同。

    裴行俭就见夫人穿了许多年的深绿色官袍。

    直到陛下临朝称制,改各官制官名之时,才就把两署的品阶提了上来,且直接改成与九寺的官职设置等同——正卿(署令)一人,从三品;少卿(副署令)二人,从四品,署正二人(从五品)。

    所以今日,镇国安定公主也好,库狄琚也好,都是以两署一把手,署令的从三品官职列席的,并非因为旁的身份(公主/兼任的礼部侍郎)。

    裴行俭目送夫人着紫袍入座,与下属交谈——在镇国公主和库狄琚到都堂之前,两署的副署令和署正自然先到了,她们起身与上峰见过礼后,还趁此机会赶紧拿出公文请镇国公主与库狄署令看。

    毕竟这两人都是大忙人,不是随时都能找到她们的。

    正好趁现在开会前的候场时间,抓住领导审核签字!为此,她们连纸笔和印泥都准备好了。

    望着数位服制不同的女官低声交谈,裴行俭忽然想起一个词:姹紫嫣红。

    说来,他是亲眼见着姜相一路行来:绿衣、绯袍、紫服。可那时,终究只有她一人,她在朝堂上踽踽独行,走过了所有的颜色。

    如今,终是不同了。

    且不止有文臣陪她立在朝堂之上,还有……裴行俭的目光落在方踏入大门的人身上。

    亦是一身紫袍。

    时任兵部尚书,安西大都护李文成。

    “李尚书稍等。”裴行俭叫住李文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