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 - 历史小说 - 我,大明杀神在线阅读 - 第168章:以恶,治恶

第168章:以恶,治恶

    其实,都到了这个时候了,土豆的产量都已经快传遍大明了,解缙这才开始想办法反击……

    这已经不是晚了,这已经可以说是战局都结束了。

    只不过,战局的结果不会像解缙想的那么差。

    太子的地位不是那么容易就动摇的,先不说人家本身没有犯什么过错,就说在之前的监国理政上人家也是有苦劳的。

    而汉王一脉呢?

    是,先是浙江剿倭,然后北征建功,再是扬州灭贪、交趾和倭国立功,朱瞻壑可以说是战功赫赫。

    但问题在于,朱瞻壑只是战功赫赫而已。

    在文政上,朱瞻壑就只提出过考成法和即时候补两个建议,而且还是交给了太子朱高炽,让他帮忙上奏给老爷子的。

    也就是说,真要是说白了,朱瞻壑就是個武将,就是皇室宗亲这个特别的身份让人有了特别的期待。

    或许朱棣对此产生过动摇,但若是想要易储,那就绝对不可能只看这一点。

    但是,这个世界上从来都不缺少聪明人,更不缺少手眼通天的人。

    皇宫,文华殿。

    朱高炽看着面前的密信,只感觉自己的脑壳阵痛。

    以前他从来都没觉得自己那些东宫属官都是酒囊饭袋,但现在看来,东宫属官们都是酒囊饭袋这种话可能有些过分,但为首的那几个肯定是。

    这么说也不对。

    金幼孜和杨荣还是能看得清的,知道提早把自己择出来,而杨士奇和杨溥也是聪明的,几乎没有什么话。

    唯独解缙、黄淮和胡俨三人,整个就是三个脑瘫!

    “你回去整理一下,理成奏疏,送到父皇那里吧……”

    朱高炽将手中的密信放在一旁,开口对着下面的杨荣说道。

    “是……”

    ……

    杨荣一直都是个聪明人,而且是聪明人中的聪明人。

    如果去评价杨荣的一生,朱瞻壑愿意称之为永乐一朝最强,结局也最完美的臣子。

    建文元年,杨荣得到了夏原吉的赏识,同年,他参与乡试,中解元。

    建文二年,杨荣中会试第三,殿试中获得二甲第二的好成绩。

    大家都知道三甲,因此可能会觉得二甲第二也不是什么好成绩,但在古代科举中,一甲就只有三人,也就是大家熟知的状元、榜眼和探花,二甲第一被称为传胪。

    杨荣是二甲第二,这也就是说他在殿试中取得了第五名的成绩。

    不过杨荣的人生拐点并不在这里,而是在建文四年。

    那一年,朱棣靖难成功,攻入应天府,就在朱棣想要进入皇宫的时候,杨荣拦在了他的马前,说了一句改变他一生的话。

    先遏陵乎,先即位乎?

    翻译一下意思就是:陛下您入京是要先祭拜先帝陵墓呢?还是先入殿登基呢?

    就因为这句话,朱棣让杨荣进入了刚刚建立的内阁,开启了他历经四朝的仕途。

    如果让朱瞻壑去挑选文臣来帮助自己,他可能挑选很多人,比如杨士奇和杨溥,再比如夏原吉,但如果在政事方面,他第一个选的绝对会是杨荣。

    杨荣这个人,有能力,识时务,而且运气也好。

    历史上的永乐十二年,在朱棣北征班师之后,朱高煦进献谗言惹得朱棣大怒,将东宫一众属官全部下了诏狱。

    所有东宫属官中,就只有杨荣一人幸存,不仅如此,一直到朱棣于榆木川驾崩,朱棣都认为杨荣是他朱棣的人,而不是太子党的人。

    还有就是杨荣和金幼孜二人在朱棣驾崩之后怎么协助朱高炽登基继位的,这就不说了,大部分人都知道。

    除此之外,杨荣的运气好还不只是体现在这两个方面,就连他的死都充满了运气。

    正统五年,杨荣病逝,没有被土木堡之变给堕了名声,让他在史书上所留下来的一生都是完美的。

    而现在朱高炽也觉得,杨荣可能才是他最值得信赖的人。

    -----------------

    另一边,身在倭国的朱瞻壑并不知道已经有人在密谋针对自己了,而且这个时候的他也有些忙不过来,因为他正在经受“考验”。

    因为啊,这足利义持给他用上三十六计了。

    看着面前足利义持让人送来的美女,朱瞻壑真的是哭笑不得。

    不得不说,学到了些许汉家文化皮毛的倭国的确算是比较了解中原的了,而且是很多地方都比较了解。

    这么说吧,可能不及和大明交流频繁的朝鲜高,但怕是也不相上下了。

    比如说他让人送来的这些美女,哪怕是报以偏见,但朱瞻壑还是不得不承认足利义持选的还真都是美女,最起码是在大部分汉人审美的点上的。

    其次,这些女人的衣着也很有讲究,有明制的服装,有倭国的服装,甚至还有云南几个少数民族的服装。

    不得不说,这足利义持的确是用了心的。

    不过,朱瞻壑鸡冻了两下,但也仅限于此了。

    美女,除了男桐外没有人不喜欢,但你得分情况,也得分人。

    此前自家老爹说给自己找西域舞姬朱瞻壑都给拒绝了,毕竟他才十四岁,不要求到三十岁还能顶风尿三丈,但最起码不能顺风尿湿鞋吧?

    过早的尝过个中滋味,对身体的伤害是非常大的。

    其次,上一个倭国使者都做过什么还历历在目,朱瞻壑害怕自己刚把弟弟请出来,面前的这些美女就把他给噶了。

    “让人送回去吧。”朱瞻壑笑着摆了摆手。

    用上了美人计,也算是难为足利义持了,不过看起来这足利义持的现状还真是不怎么好。

    “是!”朱凌大松一口气,赶忙赶着那些个女人离开了。

    正常来说,朱瞻壑正是对那事儿感兴趣的时候,虽然以前的朱瞻壑很坚定,但人每到一个时期的反应都是不一样的。

    不过现在朱瞻壑拒绝的如此坚决,这反倒是让朱凌担心了起来。

    世子殿下该不会是……

    不过现在的朱凌也没时间去想太多了,因为现在的明军大营已经有些乱了。

    随着天气彻底回暖,原本就因为停战而有些着急的明军士兵现在更着急了,但朱瞻壑总是按兵不动,这就让他们心里憋着一股劲儿,难以宣泄。

    尤其是前两天,郑亨和陈懋带着两万兵马离开石见银山,来到这里和朱瞻壑所率领的明军会合之后,将士们就更着急了。

    将士们也是有阵营的。

    比如说朱瞻壑从云南带来的沐家军,现在他们已经自诩是朱瞻壑的亲军了,因为汉王一脉就在云南就藩。

    更何况,又有哪个士兵不愿意跟着一个容易取得军功的将领呢?

    除了沐家军,还有就是三千营了。

    他们对沐家军自诩朱瞻壑亲军的想法和做法表示很不满,因为朱高煦在就藩之前统帅的就是三千营。

    在他们看来,三千营跟着汉王一脉的时间最长,又跟着朱瞻壑北征建过功,他们才是朱瞻壑的亲军。

    不过在这一点上双方僵持不下,因为沐家军认为云南雨林多,以后无论是对战暹罗还是南掌,都不是适合三千营发挥的舞台。

    而且在沐家军看来,北征时三千营那根本就不算是跟着朱瞻壑建过功,就是跟着朱高煦冲阵了几次,功劳都是朱瞻壑在生擒本雅失里那件事上送给他们的。

    但是有一点,不管是三千营还是沐家军,都对后来才加入的神机营和五军营的将士很是敌视。

    甚至还会联合起来一起对抗这些人。

    朱瞻壑也知道这种情况,不过他没办法出面处理。

    一来是因为他是当事人,如果站出来处理这件事反而会显得他心虚,弄巧成拙。

    二来是因为这其实是将士们外出作战的时间太长,情绪变化所导致的。

    他之所以一直按兵不动,吊着足利义持,是想着让倭国内部尽可能的乱起来,这样明军能够更好的取得优势。

    不是他认为明军会弱于倭军的常备军,而是在战争一事上,伤亡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从出征到现在,虽然建功颇多,但明军也有四万的将士化为一抔黄土,从一个活生生的人变成了一个个的小罐子。

    不过,照这个势头来看,拖着可能也会产生不太好的影响。

    ……

    平安京,室町。

    足利义持是真的不想跟明军刀兵相向,因为现在他能够调用的人并不多,气候暖起来之后马上就要到农时了,到时候就算是调集到足够的士兵,怕是也不能和明军对抗。

    在足利义持的想法中,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和平退兵,但是他走错了第一步,后续的每一步就都起不到原本应该能够起到的作用了。

    “尊贵的足利将军。”

    一道声音的响起让足利义持耸然一惊,转头看去,发现竟然是后小松天皇站在他的身后。

    望着远处被挤到门口进不来的护卫,再看看外面那一大片的黑色帽盔,足利义持眯起了双眼。

    “天皇阁下,不知是有何要事,竟然让天皇阁下亲自前来?”

    “足利将军,听闻明军已经有了动作,现已经集结到了但马封国的边界线,同时明军的宝船队也已经在海岸集结。”

    “此番前来是想问一下,不知道足利将军打算何时出兵?”

    后小松天皇的脸上满是笑容,但任谁都能看的出来这笑容中隐含着锋利的刀子。

    “天皇阁下,但马是南朝叛逆在控制的地方,我认为不太好在此时出兵。”

    “不过天皇阁下无须担心,只要明军敢踏过但马风美国,进入丹后、丹波等封国,我们必定会出兵!将明军击退!”

    “那,就劳烦足利将军操心了。”后小松天皇脸上的笑容更盛

    ……

    但马界,明军汇集于此,誓师发兵。

    站在临时搭建的点将台上,今日是朱瞻壑首次换上之前老爷子特意让人给他制作的铠甲。

    全新的铠甲反射着太阳的光芒,让人有些睁不开眼。

    “今日将大家召集至此,想要做什么,你们应该是知道的。”

    站在点将台上的朱瞻壑开口的有些突然,但却快速的让将士们都冷静了下来。

    “此前,永乐七年,我,汉王世子朱瞻壑,于台州府屠灭倭寇,一举扬名。”

    “我不知道你们有多少人见过真正的倭寇,但若是你们去问经历过那些人的话,他们可能都会给你们一个答案,那就是这些倭寇,最起码看上去不像是流寇。”

    “自打那时我就知道,我们大明的仁厚,在这些倭寇的眼中只不过是予取予求的愚蠢而已。”

    “或许很多人都曾经想过,但却没有问过,那就是我为什么在对待敌人的态度上会如此坚决,做下那一桩桩令人发指的惨案。”

    “我无法详细的告诉你们我的心路历程,但却可以告诉你们一点。”

    “为什么鞑靼屡犯我大明边境,陈季扩屡次降而复叛,倭寇屡次寇扰大明海疆,我们的百姓被抢的被抢,死伤的死伤,而当我们大兵压境的时候,他们武器一丢,我们就得对他们施以仁义?”

    “明明损失最大的是我们大明,那些痛失亲人的百姓甚至连给亲人入殓的机会都没有,只能对着一个个衣冠冢失声痛哭。”

    “那些被抢走的百姓,在敌国当牛做马,完全不被当成人看。”

    “而我们!却要对他们施以仁义!?”

    “在看过被倭国劫掠的台州府百姓后我明白了,恶人,通常在作恶的时候不择手段,当恶报应身的时候,他们却最会摇尾乞怜。”

    “现如今,我们已经挺进至但马边界!距离倭国王都不过是一步之遥!”

    “一路上,我们让敌人血染大海!让敌人尸骨如山!挂在我们名下的亡魂近五十万!”

    “现在,倭国王都近在眼前,我们有两个选择。”

    “一,向现实妥协,变回从前那个仁义之师!”

    “二,像我们初登倭岛时一样杀出去!杀到江河血染!杀到敌人闻风色变!”

    “告诉我,你们,想怎么做!?”

    朱瞻壑从来都不是个调动情绪的好手,还在变声期的嗓音也显得有些可笑。

    但是,他却极好的调动了将士们的士气。

    因为,自大明立国至今日,从未有过他这样的将领。三悔人生的我,大明杀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