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 - 历史小说 - 临高启明在线阅读 - 第四十六节 农庄新貌

第四十六节 农庄新貌

    从家里出来,刘阿水已经拉着黄包车坐在小区门口的警卫室外的广场等候了。这是轻工业部车辆厂的研发试验品――人力黄包车。目前只试生产了几辆。因为没有橡胶,所以做的轮子比较大,接近于原先的母型“东洋车”。

    原本车辆厂很想按照洪元老的设想推广东风双轮马车的――济州岛攻略之后马匹供应已经不太紧张。临高运来了大量马匹供役使。

    不过蓄养一匹马专门拉车,既要占地方,又要占人员,吃得还多。私人使用实在开销太大,即使对元老来说也有些奢侈,所以客用马车除了少数临高的“暴发户”之外,就只有各部门公务使用了。

    但是短途廉价的代步工具依然有很大的需求,不论是公共马车还是临高城铁,都有一个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车辆厂于是退而求其次,改为设计制造了一款人力车。人力车结构简单,修理容易。用不着吃饲料,占地小。车夫不但吃得比马少,除了拉车之外还可能干其他活。

    这种车取名为“零式”。零式运用了机械厂开发或者不如叫“复原”出来的新技术,特别是采用了新式的避震悬挂系统,最大限度的减少了硬质车轮造成的颠簸感。由于是人力牵引,零式在一开始就面临输出功率不足的问题,加上新式的避震系统单体重量较大,如何减重就成为江牧之和李赤骑的主要课题。

    为了让车体尽量轻便,二人在设计的时候绞尽脑汁,在每一个可以减重的地方都尽量减少重量。首先是把轮子改成了钢制――比木结构更轻便坚固;因为是人力牵引,主要又是在道路上使用,所以车身强度不必太高,取消了原本的铁框木结构车厢的设计,改为用空心铁管制造车体框架,使用藤编织车体,但是这一车体容易进水,改进设计采用竹片。。

    零式的车内标配为可收放油布雨篷和车铃,豪华版另有煤油车灯和脚铃。因为豪华版的车尾有一颗金灿灿的五角星作为标志,又被称呼为“金星零式”。

    吴南海觉得这种车不错――他一直要往返于田间地头,对短途交通需求很大。原先骑得自行车是农委会的公车,现在农技员多了,日常工作繁忙,他也不便长期占据本来就很少的公车为自己专用了,便干脆订了一辆豪华版,做为私人用车。

    宿舍区距离农委会办公室相当远,相当于一头走到另一头。农委会所在的南海实验农庄现在面积已经扩展的很大。特别是利用上一次台风袭击的机会,农委会吞并了大量零散土地,一直将田地拓展到县城周边的学田位置,将这些土地连城了一片。

    手里有了土地,实验农庄便大兴土木,增加了许多新得基础设施。现在整个农委会直辖南海农庄里拥有的实体多达十几个:水稻农场、旱作农场、蔬菜基地、经济林种植园、果园、热作园、药圃、苗圃、淡水水产养殖场、畜牧养殖场、家禽养殖场、种畜和种禽养殖场、菌种场、农作物育种农场、生化实验室、污水处理厂、农药和化肥实验厂、茶厂、兽医站等等,这里还设有专门为元老院服务的特供办公厅的奶牛场和菜园。

    林林总总的单位和大量的农场工人聚集在此,实际上在文澜江畔形成了一个相当繁荣的卫星镇。

    黄包车拉着来到农委会大街上,这是整个南海农庄的主街,以它为中心辐射出四条支路,连接着整座农庄所有单位和机构。经过几年的发展,农庄人口激增,随之而来的就是这条大街上的商业活动也变得十分热闹。两边新建不久的商业用房大多已经租了出去,给农委会带来一笔不小的收入。

    大街上的各家商店已经摘板营业,吴南海有些遗憾的叹了口气,原本他很想在农委会下面搞个农村商业合作社,但是执委会为了遏制严禁各部门自办商业,搞“小而全”,杜绝企业办社会的苗子。只允许商业部门的国有商业企业和民间企业进行商业经营。

    看来,也只有天地会系统这个“政府指导下的民间合作组织”能够“曲线救国”了。吴南海盘算着,叶雨茗和他谈过几次扩大天地会经营范围的方案了,看来得抓紧时间落实一下。

    虽然还是早上7点半,街面上已经陆续有小摊档摆出,也有小贩担着货架开始沿街叫卖。

    所有的小贩货架上都挂着一面统一制作的标准木牌。这个木牌是税务总局新近推出的流动商贩营业执照,在临高全县境之内的城镇接到上流动的小贩都必须持有。

    按木牌颜色区分活动区域。红色表示所有区域都可贩卖,黄色表示只在县城游走贩卖,蓝色表示可在东门市贩卖,以此类推。按小贩从事的行业和区域不同,收取7分到20分流通卷不等每天的固定营业税。

    营业执照后面还有贴着一张月份牌,每缴纳一天税款,负责征缴的警察就会在日历上相应的日期盖章,税金可以按天缴纳,也可以按周、月、季度和年来缴纳,各有不同的折扣率。但如果查到逾期3天不交,一旦查获就会被送到治安法庭处置,按照《暂行税务法通则》,按照偷漏税天数乘以3判处若干天的劳动营惩罚性劳动。所以小贩们都非常的踊跃提前缴纳税金。

    人力车在道路上滚动着,除了农庄的生活区之后,农委会大街两旁重新变得空旷起来。道路上奔走的都是正前往劳作地点的农场工人和农用马车、机具。两侧目力所及是精心维护的大片的田地、沟渠和树林。吴南海每次坐车路过都要注意路边的土地有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防风林、沟渠、道路这些农田基本设施的状况是否良好。

    刘阿水健步如飞,很快农委会大院就出现在眼前了。农场办公用地最近进行了扩充,增加修建了几栋新的二层三层大楼。使得整个建筑成田字型布局,靠街一面为农委会、实验农庄和天地会的办公用楼,后楼则是农委会直属的生化实验室和农业方面的一二级管制物品仓库――照例由企划院派出的人员负责管理。

    吴南海十分喜欢这个地方,因而这些年来不断对周围进行绿化改造,种植了大量的具有经济价值的乔木和果树林、竹林。又开辟了花圃――除了种植观赏植物外,还种植各种植物香料:牛至、罗勒、百里香、紫苏……

    这些年的经营使得农委会和农庄办公区周围绿树成荫,果树飘香,一旁的莲藕亭碧叶连天,浮鸭戏水,自然环境十分优美。南海咖啡馆就设在这一片农家风光之中,当然他自己也有点小小的私心,他个人建造的小教堂也隐藏这里的竹林中,除了搞搞小规模的宗教活动,等于也是他的小别墅,他时而带着初晴在这里休憩,享受难得的放松时光。

    进入农委会大院,吴南海下了车,向刘阿水道了谢,又和院子里扫地的工友打了个招呼,迈着沉稳的步子向自己的办公室走去。

    吴南海身上有多个职务,但是最重要的“本职”是农业人民委员,农业口的事情统归他负责,是可以参加的国务会议部级领导,在临高政权里,一个元老位高权重就意味着有无数的工作要做。因而吴南海需要一大批行政人员来帮他处理具体事务,组成了一个庞大行政班子,简称:“吴办”。

    此刻,“吴办”主任张兴教和南海实验农庄副主任王田已经如往常拿着文件夹等候在“吴办”的门口了。

    张兴教和王田都是最早的归化民之一,张兴教自从在苟家庄归附之后,为元老院出了不少力。不过一直没有固定的职位,长期充当翻译和顾问之类的角色。最终吴南海把他要了去:张兴教是个读书人,能写会算,他又是农家出身,自己亲身参加过劳动对农业生产不陌生,做个农委会的笔杆子、总办事员勉强够用。至于王田,农庄草创的时候他就是农工的头目,生产队的队长。论能力是个能干称职的“打头”。这些年吴南海、万里辉等农业口的元老手把手的教了他不少农业科技知识,又送他去读了文化课程的培训班,王田也算争气,考出了一个乙等文凭。吴南海任命他当农庄的副主任。专门负责农庄的日常生产。

    但是这两个人吴南海都不太满意――他们毕竟是成年人“再教育”出来的。理念和思想很难得到彻底的转化。虽然绝对服从命令,但是执行起来多少有走样的地方,有时候则完全理解不能。相比之下他还是更看重目前一批20岁以下的,行政训练班出来的年轻人。不过他们还嫩了点,需要一段时间来锻炼。(未完待续。)吹牛者的临高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