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 - 都市小说 - 那年1981在线阅读 - 132 吴厂长的好儿女

132 吴厂长的好儿女

    吴光荣进了医院也不是进了保险柜。

    老张跟到了医院。

    进医院就有理了?

    老张比他大,都差点脑溢血了呢!

    累死累活忙了一个月,人脑子差点累成狗脑子,不但一分钱没挣到,而且差点挣个脑溢血!

    老张恼怒大了。

    一开始吴光荣去找他的时候,可不是这么说的。

    吴光荣说只要承包配料,每个月至少能挣三百块钱呢。

    当然,老张这么大年纪了,又不是幼稚园的年龄,别人说什么他就听什么。

    他也去跟木器厂原来的老工友打听过,虽然没有吴光荣说的那么夸张,但承包配料的收入确实极为惊人。

    那个新来的工人梁进仓仅仅是个学徒,自从承包配料,第一个月发了二百多。

    第二个月发了将近三百。

    整个木器厂谁不让他羡慕得眼睛都成了小白兔啊!

    再加上吴光荣是副厂长,承诺给老张背后支持。

    并且为了打消老张的顾虑,都背后跟他签一个私人协议,完全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

    老张还挺感激吴副厂长呢。

    感觉吴副厂长简直就是他的增福财神啊!

    谁能想到增得都溢出来了,脑血!

    吴副厂长本来就心衰气短,血压升高,被老张囔囔得也快要溢出来了,脑血。

    权当先买个清静,让老婆拿了一百块钱给他。

    老张拿到一个月的工资,立即就恢复了从前的劳动状况,下村给人打家具去了。

    至于跟厂里签那合同……

    这年头的人,对自己的信用和名声那是相当看重的。

    一个人要是说话不算数,名声臭了,瞬间就会传遍十里八村。

    那就再也没人敢跟你打交道了。

    但是签合同就另当别论了。

    因为现在的人跟公家没有契约精神。

    前边那些年,好多政策都是朝令夕改,把老农民的契约精神给改没了。

    尤其是供销社,让老百姓根本就不信契约。

    今天说这东西可以收购,明天又不收了。

    本来没说这东西要统购,但是突然来个统购,你自己就是养一只老母鸡都得拿供销社才能卖。

    敢去别地方卖给你没收了。

    供销社给的价格还不高,爱卖不卖,不卖回家掐死自己煮着吃去——只要你舍得吃。

    老农民敢怒不敢言。

    最离谱的是供销社让老农民入股。

    只要你在供销社入了股,月月都有分红。

    你想啊,供销社掌握着全部的生活资料,那是多挣钱的一个部门啊,突然跟你说只要你入股,就相当于供销社是你家开的。

    挣了钱就分红给你。

    股本还可以随时取。

    老农民砸锅卖铁也去入股。

    当月就拿到了分红,分了没几个月,就不大愿意分红了。

    再后来,连股本都要不出来。

    闹了一阵儿,股本才好容易退回来。

    说好的分红呢?

    也只有天知道了。

    所以到现在,老农民跟老农民之间,那是一个唾沫一个钉,说话算话。

    跟公家,反而毫无契约精神了,反正即使亏了,也是亏公家,又亏不到哪一个个人头上。

    只要能赖过去,有的人反而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呢。

    当然老张从一开始没认为签了合同可以赖。

    可是差点累死干一个月下来,发现不但没挣到钱,还要倒贴五六百,他就管不了那么多了,还是顾命要紧。

    老张顾命去了,木器厂的车间里都要顾不过命来了。

    没人给配料,怎么干?

    随便去领材料吧,厂里又不允许。

    只好到处找老张。

    最后从下边村里一户人家把他找出来了。

    那户老农民还死活拽着不让他走。

    因为人家急着打家具娶儿媳妇,一天都耽搁不得。

    好容易把老张拉到厂里,老张也不废话,挑明了说自己干不了这活儿。

    至于那合同嘛,你们找吴光荣去。

    因为这一切都有吴光荣承诺兜底。

    说着老张拿出证据,他跟吴光荣签的私人合同。

    展示完证据,老张又急匆匆给人打家具去了。

    毕竟不能耽误俩年轻人入洞房不是。

    厂里也不能拿老张怎么样。

    因为是厂里的副厂长一手操作的,副厂长肯定能代表厂里,确实怨不到老张头上。

    老张有证据在手,说走就走,配料那个岗位一下子空缺。

    厂里只好先好把原先那个配料工给重新启用。

    只能先将就用着,也不提承包那事了,勉为其难先别让车间停工。

    看看等出去跑销售的梁进仓回来,他还能不能重新承包配料?

    盼救星梁进仓返回的这几天,厂班子也没闲着,天天去公社医院“看望”吴光荣。

    因为他的幕后操作,让厂里一个月就蒙受五百多块钱的损失,至少先把这个月的损失补上。

    至于下个月的,那得月底结账以后再说。

    一句话,老张那合同,厂里把责任都认定到吴光荣头上了。

    如果吴光荣不服,去公社也好,去县里也好,都可以跟厂里打官司。

    吴光荣血压一天比一天高。

    头发都白了一大半。

    他没有老张那么洒脱,说走就走。

    他要走了,离开木器厂,也许合同那事就会不了了之。

    可是,离开木器厂,全家人怎么生活?

    吴光荣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儿子最小,所以给惯坏了。

    自从去年打断胳膊,就再也不上班。

    后来厂里也不给他发工资了。

    因为摇车打断了胳膊,算工伤,可以在一定期限内照发工资。

    但不意味着厂里要养你老。

    不发工资了,吴新刚依然不想去厂里上班。

    除了不愿看到郑淑叶、孙延成、梁进仓,以及跟他们走得近的那些人,他还愁上班了。

    在家每天搂着香暖可人的黄秋艳多好。

    黄秋艳到现在也是一直没上班。

    正月里俩人完婚,更是可以名正言顺整天搂着了。

    没白没黑。

    就像用水胶给粘成连体人了一样。

    甚至太阳高照的大白天,婆婆去叫儿子儿媳吃午饭,都亲眼目睹不可描述的一幕。

    都是成家立业的人了,哦,都是成家的人了,也该立业了,可他这样一天天不事生产,以后有了孩子,拿什么养活老婆孩子?

    难道让你的父母养一辈子?

    绝大部分的老农民,只要给儿子娶了媳妇,都会跟这个儿子分家。

    吴光荣也很想把儿子分出去。

    可是想到自己只有这一个儿子,分出去容易,等到自己老了,再合起来就难了。

    就一直犹豫着,也理解年轻人刚结婚,新婚燕尔如胶似漆,没心思生产劳动,过一阵儿就好了。

    其次家里还有一个女儿。

    两个大女儿早就出嫁走了。

    三女儿二十一了,还没婆家。

    她有个人人羡慕的好工作,干供销社。

    工资不低,可是一分钱都拿不回来,谁知道都买了什么?

    反正从来不在本供销社买衣服,都是坐车去县城百货大楼买。

    雪花膏一大桶一大桶的买。

    花钱大手大脚惯了,整天嫌工资太低。

    还嫌干供销社这个工作太累,整天在柜台后边站着,就跟坐监狱罚站一样。

    还太下贱,就是来个三岁孩子拿着一分钱要买一块糖,你也得伺候他。

    别看三女儿整天抱怨工作又累又下贱,其实吴新丽已经是夏山公社闻名遐迩的“四位大娘”之一了。

    其他那三位分别是国营饭店一位卖饭的,收购站一位四十多岁的妇女,还有一位,是吴新丽的同事。

    看来供销社是大娘辈出的部门啊。

    所谓“大娘”,就是工作态度极为恶劣。

    你在她手里买点东西,简直能让她的言语给顶死。

    那个不耐烦,比你纠缠了她八天八夜还要让她烦躁。

    比方你来到柜台前跟她说:“同志你把手电筒拿给我看看。”

    她就烦躁坏了:“你要看两节的还是三节的,到底买不买,不想买的话就别看。”

    “同志,我肯定是想买啊!”

    “想买你还看什么?拿钱就是。”

    顾客在她面前,简直比犯人都没人权。

    当然,烦躁还算态度好的时候。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态度不好的时候,你叫她好多声,她都装作没听见。

    可是顾客又有什么办法?

    你嫌她态度不好,不买了,不买了你用什么?

    只此一家,别没地方买去。

    你要是敢跟她顶撞,她不卖给你了。

    顾客被当做犯人一样训过来斥过去,也只能默默忍着。

    但是背后骂她,臭名远扬是不可避免的。

    这就是现在吴光荣家里的俩孩子。

    哪个都不省心。

    这个家,全靠吴光荣一个人撑着。

    别人羡慕他当了这么多年的木器厂厂长,都估摸着他攒了个荷包。

    荷包肯定是有荷包,就是里面没多少钱。

    这次娶儿媳妇,为了支撑厂长的门面,他几乎是倾囊而出。

    不管是车子,手表,电视,缝纫机,什么都给儿媳妇买上了。

    好容易儿媳妇娶进门,吴光荣觉得总算可以缓一口气了吧?

    没想到更大的花销来了。

    厂里盯着,非要让他把这个月的承包费给补上不可。

    将近六百块钱啊,可不是小数目。

    而且这仅仅是一个月的数目。

    下个月呢?

    吴光荣别说手里没多少钱了,就是有钱,他肯定也不会往外拿。

    可是儿子吴新刚早已经烦了。

    他要求爸爸拿出那个钱来,等厂里再来要的时候,给他摔在脸上。

    看着儿子那颐指气使,不服不忿的样子,吴光荣只觉得一口老血堵在喉咙口。

    你以为你家开着银行呢?

    大把大把的钱摔在人家脸上,想想就很过瘾。

    可你有钱吗?

    吴光荣跟他的老婆商量,要不要等梁进仓回来,求求他?

    梁进仓承包配料的时候,每个月能省出那么多的钱,老张差点累死,却没有他的一半。

    说明这里边有窍门。

    梁进仓是掌握这个窍门的。

    当初吴光荣只顾着眼红梁进仓挣那么多钱,没想到这么多。

    通过竞标断了梁进仓的财路,吴光荣还一度沾沾自喜。

    现在想来,是自己给自己挖了个坑。

    事到如今,没有别的办法,唯一的办法就是去求梁进仓,把配料这个岗位再让给他。

    吴新刚一听他爸这话,当时就毛了:

    “爸,你说什么?

    把这个岗位再让给他?

    再让他一个月发三百多块钱去?

    你糊涂了吗?

    咱家跟他有仇啊,断他财路就对了,凭什么再把这块儿利润让给他?

    坚决不行。

    我这几天琢磨着怎么对付他呢,你还要去求他,想都别想。”

    吴光荣要不是病体难支,真想跳起来,掐住小畜生的脖子顶到墙上,掐掐掐,一直掐到小畜生俩眼珠子都瞪出来为止。

    你不是喜欢瞪眼吗,就让你瞪个够!

    自己的儿子跟梁进仓,同样是十八九岁的大青年,为什么做人的差距就这么大呢?

    儿媳妇黄秋艳坐在旁边,眼里闪动着亮光,也不知道在想什么?公子尚德的那年1981